爱游戏体育-开拓者双塔实验遇阻?美媒质疑杨瀚森与克林根攻防兼容性
波特兰开拓者队在2024年休赛期的爱游戏体育一系列操作引发广泛讨论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通过选秀和交易组建“双塔”阵容——中国新星杨瀚森与康涅狄格大学冠军中锋多诺万·克林根的搭档,美国媒体《体育画报》最新分析指出,两名年轻内线在攻防两端的功能重叠可能成为球队战术体系的隐患,甚至影响重建进程。
双塔组建背景:天赋与野心的碰撞
开拓者管理层在送走尤素夫·努尔基奇后,明确将阵容年轻化作为核心战略,今年选秀大会上,他们用首轮7号签选中NCAA总决赛MOP克林根,随后通过交易获得此前在CBA青岛队效力的杨瀚森的签约权,两人均被视为未来内线支柱:克林根以防守威慑力和高位策应见长,杨瀚森则凭借2米18的身高和柔和手感被称作“中国约基奇”。
“理论上,他们能复制马刺双塔(邓肯+罗宾逊)的成功。”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在夏季联赛发布会上表示,“克林根可以保护禁区,杨瀚森的进攻范围能拉开空间。”但季前赛的实战表现却暴露出兼容性问题。
攻防两端的功能重叠
- 进攻端:空间堵塞与球权分配
尽管杨瀚森具备中远投能力,但生涯三分命中率仅31.2%,更多依赖低位单打和挡拆顺下,克林根大学时期进攻手段同样集中于篮下,无球掩护后外弹效率偏低,数据显示,两人同时在场时,开拓者禁区得分占比高达58%,但三分出手率跌至联盟倒数第三。
“现代篮球需要至少一名内线能稳定投射,”ESPN分析师扎克·洛维指出,“当杨瀚森和克林根同时站在罚球线以内,对手可以收缩防守,这让后场核心斯科特·亨德森的突破变得困难。”
- 防守端:机动性短板暴露
克林根的护框能力毋庸置疑(大学场均2.5盖帽),但横移速度难以换防外线;杨瀚森的国际赛场经验虽丰富,但面对NBA级别的小球阵容时,防挡拆效率骤降,季前赛对阵勇士一役,库里和保罗利用挡拆针对双塔,开拓者内线净负22分。
“他们像两艘航空母舰,但对手现在玩的是快艇战术。”《体育画报》记者克里斯·曼尼克斯调侃道。
美媒建议:错峰使用或交易二选一
《Bleacher Report》提出三种解决方案:
- 时间错配:让杨瀚森主导替补阵容进攻,克林根与机动型锋线搭配首发;
- 功能改造:强制要求克林根开发三分球(目前训练中三分命中率仅28%);
- 交易止损:用杨瀚森换取侧翼投手,如篮网的卡梅隆·约翰逊。
值得注意的是,杨瀚森的商业价值可能影响决策,开拓者近年积极开拓亚洲市场,其球衣销量已位列队内前三。
球员回应与教练组态度
面对质疑,克林根在采访中强调:“我们正在学习互补,比如我负责卡位让他抢板。”杨瀚森则通过翻译表示:“CBA和NBA节奏不同,但我相信教练组的安排。”
比卢普斯仍坚持试验双塔,但暗示可能调整战术:“我们会尝试更多高低位配合,而不是简单堆砌高度。”
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
NBA历史上双塔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:2000年代初的邓肯-罗宾逊、2014年的加索尔-兰多夫均依赖其中一人具备稳定中投,反观失败的组合,如2016年鹈鹕的考辛斯-戴维斯,因功能相似未能突破季后赛次轮。
开拓者若想避免重蹈覆辙,或许需要更果断的抉择,正如前NBA教练杰夫·范甘迪所言:“天赋叠加不等于胜利,化学反应才是关键。”
新赛季即将开幕,开拓者的双塔实验注定成为焦点,无论最终选择磨合还是拆散,这一决策都将深刻影响球队未来五年的重建轨迹,对于杨瀚森和克林根而言,证明自己能否适应现代篮球的残酷进化,或许比单纯的数据更有说服力。
我要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评论留言